大慶是全國重要的石油石化生產基地,石化產業是大慶最大的接續產業,“油頭化尾”基礎堅實。站在新的起點上,大慶鎖定新航向,向“油化經濟”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多元化打通“油頭”路徑、多鏈條延長“化尾”路徑、多主體拓展建設路徑、多方位放大合作路徑、多渠道拓寬融資路徑,引領和推動大慶轉型發展進入新境界。
去年,大慶市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制定《“油頭化尾”產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積極推進石化產業轉型升級,以“油頭化尾”為抓手,建成具有區域特色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做大“油頭”,重點實施大慶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改擴建、大慶聯誼550萬噸/年重油催化熱裂解、凱德爾金俄羅斯進口餾分油綜合利用、80萬噸/年液化氣綜合利用、大慶宏偉慶化150萬噸/年重油加工擴能等關鍵節點項目,計劃總投資近460億元。做精“化尾”,打造百萬噸級化工新材料、百萬噸級精細化學品、五百萬噸級橡塑三大產業集群,重點建設大慶高新興化化工13萬噸/年聚碳酸酯、20萬噸/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萬噸異戊橡膠,大慶昊慶10萬噸/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慶高新利華20萬噸/年驅油液體二氧化碳,大慶華科20萬噸/年C5和C9綜合利用,大慶油田化工3萬噸/年DS系列抗鹽聚合物,大慶聯誼百萬噸聚烯烴、百萬噸聚酯等1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近292億元。
《方案》明確,2017年到“十三五”末期為重點項目的建成和中交期,“十三五”末期到2025年為重點項目投產達效期。力爭2018年獲批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乙烯和芳烴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到“十三五”末期,煉油能力2120萬噸/年,乙烯產量177萬噸/年;預計完成投資35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00億元,其中新增銷售收入400億元、稅收42億元。到2025年,原油年加工量2320萬噸,年產乙烯、丙烯、對二甲苯、基礎潤滑油、乙二醇663萬噸;預計完成投資7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其中新增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稅收100億元以上;成品油產出率由59.9%下降到46.6%,“小油頭、大化工”結構凸顯。
專班專人專責推進“油頭化尾”
為推動“油頭化尾”,大慶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去年以來專班專人專責推進,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在“油頭化尾”園區規劃建設方面,重點啟動了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園區總體規劃兩個規劃編制工作。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圍繞承接石化原料以及現有招商落地項目,設計了乙烯、丙烯、芳烴、碳四4個產業鏈36個產品,園區總體規劃已完成調查摸底和擴區方案編制,啟動空間布局規劃編制工作。
在公用工程建設方面,今年計劃實施8項配套工程,總投資5.03億元。其中,林源園區建設高壓電力配套工程總投資1.1億元,計劃今年8月開工,2019年4月前達到送電條件;大慶聯誼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臨時電工程總投資110萬元,目前已完成;10萬噸/天工業供水管線工程總投資1.2億元,計劃今年7月開工,2019年4月投用;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工程、雨排干線工程總投資1.8億元。宏偉園區建設污水處理廠一座,總投資7000萬元,目前已完成選址和污水處理工藝評審,正在辦理土地手續。興化園區實施污水處理廠改造、配套壓力排建設、市政設施維修改造3項工程,總投資2225萬元,計劃今年6月啟動建設。
重點項目建設實現“開門紅”
今年,大慶計劃新建續建“油頭化尾”產業重點項目31個,總投資280.2億元,計劃今年完成投資127.7億元。其中,“油頭”項目3個,總投資156.8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76.5億元;“化尾”項目28個,總投資123.4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51.2億元。
重點“化尾”項目包括,總投資30億元的大慶聯誼百萬噸聚烯烴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的大慶華科C5C9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3億元的易恒泰化工年產2.6萬噸聚丙烯酰胺項目,總投資6.89億元的大慶煉化30萬噸烷基化、36萬噸航煤、10萬噸液態石蠟等3個產品結構調整項目,總投資12億元的高新興化20萬噸HDPE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昊慶50萬噸/年硫酸鉀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的旭升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和高科技塑編及膜印項目等。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分煉油結構調整優化和轉型升級兩期建設,總投資41.8億元,計劃今年完成投資20億元。先期啟動建設4個子項目,其中3個今年將建成投產,連續重整子項目預計明年底建成投產。二期8個子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基礎設計,計劃6月底前開工建設,2020年8月中交、10月建成投產。大慶聯誼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總投資64.7億元,計劃今年完成投資46.47億元,2019年10月投產。
此外,圍繞大慶石化項目原料下游吃配,大慶市政府赴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地開展定向招商,目前跟蹤洽談的有杭州錦江20萬噸PC和65萬噸對二甲苯、上海華誼石化產業基地、大連海潤40萬噸乙醇、5萬噸針狀焦等1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13.35億元。目前,相關項目或正在深入對接洽談,或進行前期論證,或籌備立項。
今年第一季度,大慶“油頭化尾”重點項目建設實現“開門紅”,已有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優化前期4個子項目、大慶聯誼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等13個項目實現開復工。特別值得大書一筆的是,大慶石化千萬噸煉油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5月底舉行開工儀式。屆時,將舉辦大慶市“油頭化尾”產業項目推介會、簽署原料供應框架協議,充分彰顯大慶發展“油頭化尾”產業的優勢和影響力。
“大乙烯”撐起“化尾”升級改造
大慶石油人心中有個乙烯夢。做強“油頭化尾”,重新喚醒了這個跨世紀的夢想。大慶石化公司乘勢而上,積極對上爭取,120萬噸乙烯項目得以全面開工,繼“大煉油”項目之后,撐起“化尾”產業升級改造半壁江山。
乙烯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可帶動塑料加工、石油樹脂、醫藥制劑等十余條下游產品鏈,是所有煉化產業中對下游拉動效應最高的產業。作為國內首個“大型乙烯技術國產化工藝包設計”項目,大慶石化60萬噸/年乙烯裝置的綜合能耗、雙烯收率以及裂解爐熱效率等指標,均為國際先進水平。裝置自投產以來,已累計生產乙烯1500余萬噸,接近中石油總產量的1/5。
年初以來,大慶石化公司瞄準增收創效目標,繼續保持三套乙烯裝置生產強勁勢頭,通過內外部原料資源拓展、優化化工原料結構、加強設備管理,確保各套裝置檢修前期安穩可控。一季度累計生產乙烯近30.3萬噸、丙烯15萬余噸、丁二烯近4.5萬噸,助力一流乙烯建設加速駛入“快車道”。充足的乙烯“龍頭”原料,為下游化工產業鏈延伸、集聚、增值創造了條件。大慶石化公司不斷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推出更好更多更優產品。在聚乙烯產品結構上,重點抓好聚乙烯、聚丙烯產品牌號優化,增產高效產品,結合市場需求,積極組織增產2420D、8320、9047、QL505P等高效產品,增效2167萬元;と龔S瞄準市場動向,大力生產順丁橡膠、苯乙烯等高附加值產品,通過外購乙苯提高苯乙烯裝置負荷增加苯乙烯出廠,實現生產優化增效1100萬元;ざ䦶S組織丙烯腈出廠2650噸,增效390萬元。
在市場開發上,在穩定農夫山泉、娃哈哈、米其林等名牌化工產品的基礎上,推出長期被進口產品壟斷的噸包裝塑料集裝桶專用料,產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作為中國石油自主核心技術,大慶石化“高腈SAN及板材ABS樹脂成套技術”盤活停工10年的2.5萬噸/年聚苯乙烯裝置用于SAN樹脂生產,實現化工產業鏈的效益最大化。
“大煉油”助推發展引擎
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優化項目建設現場機聲轟鳴,工人們加班加點奮戰。透過一條條錯落有序的管線,一個個緊張忙碌的身影,“大煉油”正闊步走來。
從開發建設到現在,大慶為國家輸送了超過23.4億噸原油,而大慶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五分之一,形成“油頭強、化尾弱”的格局。為推進“油頭化尾”,推動石油精深加工,大慶石化公司積極推進煉油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項目。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慶地企雙方共同努力下,該項目得到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批復和國家發改委核準,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獲得省發改委核準。
這個項目的落地,不僅大大提升了大慶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為龍江經濟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引擎。據了解,項目計劃總投資41.8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20億元,主要包括新建120萬噸/年連續重整、9萬噸/年MTBE(甲基叔丁基醚)、22萬噸/年烷基化裝置以及配套設施和公用工程改造。建成投產后,大慶石化公司汽油質量達到國Ⅵb階段質量標準,柴汽比降低至0.74,可為地方提供120萬噸石化基礎原料,同時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對打造石油化工產業基地、促進大慶資源型城市轉型、支持哈長城市群建設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抓好“大煉油”項目建設,大慶石化公司健全項目建設協調管理機制,統籌考慮設計與采購、采購與施工、安全質量與工期,堅決打贏項目建設攻堅戰。認真貫徹“步伐可以加快,程序不可逾越”的工作理念,堅持典型引路、樣板起步,嚴格實施“制度化、合規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緊盯關鍵目標,狠抓關鍵環節,強化計劃統籌,細化施工方案,確保工程“正點到達”。